正文

立秋后月季養(yǎng)護指南,秋季照樣開爆盆

立秋一過,高溫暑氣漸退,被烤蔫的月季終于迎來生長黃金期。不少花友以為月季入秋后只需躺平,其實這季養(yǎng)護直接決定它能否秋花滿枝、安全越冬。本文把超實用的立秋月季養(yǎng)護攻略整理好,新手也能輕松上手!

1. 先剪后養(yǎng),給月季減負

經過盛夏高溫,月季可能出現枯枝、病葉、徒長枝,這些會消耗養(yǎng)分,還易滋生病菌。

修剪原則:保留健康主枝,剪掉底部黃葉、病葉,將過長的徒長枝剪至離地50-60cm,促進側枝萌發(fā)(秋花主要從側枝長出);

注意:修剪后在剪口涂一點多菌靈,避免病菌感染。

立秋后月季養(yǎng)護指南,秋季照樣開爆盆(圖1)

2. 薄肥勤施,喂飽秋花能量

立秋后月季根系逐漸恢復活力,需要及時補肥,但忌濃肥燒根。

前期(立秋后1-2周):施氮磷鉀均衡的復合肥,每周1次,幫助恢復長勢;

后期(側枝冒芽后):改施磷鉀肥(如磷酸二氫鉀),稀釋后灌根或噴葉,10天1次,催花促蕾;

提醒:施肥選傍晚,施后澆少量水,讓肥料更好吸收。

3. 澆水見干見濕,避開正午

立秋后氣溫雖降,但正午仍有余熱,澆水時間和量要把控好:

澆水時間:選早上9點前或傍晚6點后,避免正午高溫澆水,溫差過大易傷根;

澆水標準:盆土表面下2cm變干再澆,澆透至盆底漏水,但別讓花盆積水(月季怕澇,積水易爛根)。

立秋后月季養(yǎng)護指南,秋季照樣開爆盆(圖2)

4. 重點防兩病,早發(fā)現早處理

立秋后溫濕度適宜,月季蕞易染黑斑病、白粉病,一旦發(fā)病會快速蔓延,影響開花和越冬:

預防:每周噴1次多菌靈或代森錳鋅,提前殺菌;

治療:發(fā)現病葉及時摘除,病葉別丟在花盆里,換成甲基托布津或醚菌酯,按說明噴灑,連續(xù)噴2-3次。

5. 別忘通風,給月季呼吸感

不管是陽臺盆栽還是庭院地栽,通風都是月季養(yǎng)護的隱形關鍵:

陽臺養(yǎng):每天開窗通風2-3小時,避免悶在封閉環(huán)境里;

庭院養(yǎng):若枝葉過密,可適當疏剪交叉枝,讓空氣流通,減少病菌滋生。

立秋后的月季,就像蓄力待發(fā)的選手,只要做好修剪、施肥、澆水、防病這幾步,用不了多久就能冒出花苞,秋花的鮮艷度和花期,甚至能趕超春天!

聲明:月季網致力月季產業(yè),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
月季網

月季網